隔壁滩上酿出一座“红酒王国”
2018年07月12日
宁夏贺兰山东麓,曾经是一片戈壁,寸草不生,飞鸟绝迹,荒无人烟。但是如今,这里却成为了一片“绿洲”,一座庞大的“红酒王国”在贫瘠的土地上崛起。是怎样一个人,在十五分钟内,就决定签下中国西部十万亩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是怎样一个人,将万亩戈壁滩变成了绿色金沙滩、紫色葡萄园?
北纬38.5度
发掘中国的“波尔多”
2007年,陈德启前往贺兰山脚考察,来到13万亩戈壁前,捧着这里的土闻了闻,就是这一瞬间,陈德启爱上了这里,一见钟情。直觉告诉他,这里,就是最完美的葡萄种植地,这里能产出最甜的葡萄酒。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陈德启决定投资经营这一片土地。
买地容易,然而要在戈壁滩种植葡萄,要面临的问题不可谓不艰难。当面临戈壁上最严重的缺水问题时,陈德启亲自带着打井师傅,下挖300多米,在深不见底的地底,挖出珍贵水源,打井七十几口。解决水的问题后,电的问题接踵而至,陈德启自己联系上了供电局,政府的支持让戈壁滩上拉起了线路。
前期消耗巨大,即使很多人不看好,但是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凭借着对科学数据的相信,对专业能力的自信,陈德启还是一头扎进了戈壁。换上农民的布鞋草帽,和大家一起平地推地、防风固沙、种植葡萄,过程中不断改进,发明新方法,将葡萄成活率从70%提高到90%,硬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半个葡萄种植专家。他说:“我觉得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核心的种植技术,才能让中国的葡萄酒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带动村民致富
一方葡萄园养活一方人
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事业,陈德启带着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的有机葡萄产业园帮助当地近3000名老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陈德启说,“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除了投资赚钱,还要为当地的老百姓造福。”等他的十万亩开发完毕,将会给当地一万多人带来就业机会。
这些村民原本家住固原,荒凉而又干旱,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国家实行了对口帮扶,在当地实施了“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大批的村民搬到了闽宁镇,成为了陈德启葡萄园的员工。陈德启带领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知足。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让陈德启实现了梦想,也让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闽宁镇,座座小楼鳞次栉比,水泥马路宽阔整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乡村美景,已成为这座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寻常风景。葡萄园是他们工作的地方,更是他们最爱的家园。
2017年,陈德启酒庄酿出的两款葡萄酒都荣获了帕耳国际有机葡萄酒大赛的金奖,这不仅是对陈德启十年如一日坚守与付出的最好回报,也让酒庄里的3000多名村民们倍感自豪。
积极回馈社会
向世界级葡萄酒庄园进发
种葡萄萄、栽杨树,11年来,陈德启越来越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1年下来,不知吃了多少苦,产业园内500万棵白杨树在贺兰山东麓站得稳稳的,形成了保护葡萄生长的“安全罩”,也成就保卫环境的绿色生态线。陈德启说:因为我虽然是一个企业家,但除了投资赚钱外,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的老百姓造福。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会尽我所能,能做一点是一点,能帮多少帮多少。生态、民生、农业是不能这样去计算的,这十一年我获得的价值是远远大于投入。
回馈社会和生态的同时,陈德启有着更大的蓝图:一个集酒庄、葡萄园、项目博物馆、高度还原的西夏古都、度假村、学校、幼儿园、旅游为一体的葡萄小镇。“其中要建个世界红酒博物馆,让游客一走进产业园就能感受到全世界的红酒文化,届时将带动周边万人就业。”谈及未来时,陈德启眼神中透着一份坚定。
陈德启说:“我特别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没有闽宁合作这个政策的支持,当初我就不会去宁夏考察,也就不会一见钟情买下那片戈壁滩,更加没有现在的我。我们葡萄酒庄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宁夏当地政府的帮助、更得益于当地村民们的勤劳付出”正式陈德启个人的努力,政府的扶持,和这个时代的包容与奋进,才让宁夏的葡萄酒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陈德启和他的葡萄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坚守的伟大。因为心中有梦想,所以才能在万亩荒滩扎根十年,因为一直在坚守,所以才能让戈壁变成绿洲,焕发出璀璨光彩。同时我们也要感叹生于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幸运,正是有了政策的支持、政府的扶持,才让一个个民营企业家有所作为、实现理想,也让更多的村民脱贫摘帽、走向小康。